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新技术II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改进老统,推行新技术 ――前进中的汝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提起下肢手术的麻醉,大多数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想到是腰部的椎管内麻醉或是全麻,然而因其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和全身影响等不良事件让患者望而生畏。近年来,下肢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使下肢手术患者有了新的麻醉选择。其不作用于椎管,因此完全杜绝腰麻后头痛以及多种椎管内麻醉后神经并发症;不引起尿潴留,故患者不用留置尿管;不抑制胃肠功能,所以术后可不必禁饮食。此外椎管内麻醉或全麻的循环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也不会出现。下肢神经阻滞的诸多优势,使其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广泛推崇,特别是对高龄高危的患者以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者尤为突出。
   连续下肢神经阻滞技术在欧美国家应用十分广泛,在我国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此类技术开展较少。
   下肢神经阻滞之所以没有广泛开展,原因主要还是其操作定位困难。以往采用传统的盲探法穿刺,用此方法行神经阻滞很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而且深部的下肢阻滞成功率也很低。
   现我院手术室麻醉科开展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通过超声显像观察外周神经及其周围结构,
避免了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减少了并在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精准地实施神经阻滞,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阻滞效率。


6月13日,一台神经阻滞下的关节镜手术正在手术室进行

360截图20191023110017678.jpg


患者某女士因长期膝关节疼痛而来我院骨二科就诊,经会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及囊肿形成,建议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汝州市人民医院

汝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主任刘俊峰为病人进行了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并为病人解释此麻醉方法术后不影响进食及活动,利于术后的康复锻炼。
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神经阻滞麻醉不作用于椎管,因此避免了体位变化时血压的大幅度波动,患者舒适度及安全度提升。
骨科二病区主任郭志强及主治医生李智彬为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前交叉韧带囊肿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

360截图20191023110124875.jpg

手术结束后,患者被送回病房,术后告知可自由卧位,并可适量进食水。 术后随访时,患者自述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

传统上神经阻滞需要借助于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寻找神经,有可能针尖或注药位置不理想而导致阻滞失败;在解剖定位困难的患者,反复穿刺和操作时间的延长导致患者不必要的疼痛,并使操作者产生挫败感。

但是,超声技术正使神经阻滞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麻醉医师已经能够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神经及周围的结构,在实时的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实施精确地神经阻滞。还可通过超声观察局麻药的注射过程,从而保证局麻药均匀的扩散到神经周围。其优点有:1.超声扫描可精确定位神经。2. 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 。3. 超声引导与其他方法相比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降低局麻药用量。4. 超声引导与其他方法比较,操作时病人更舒适。5.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并发症更少。

当时这项新技术在河南省麻醉界还是新生事物,作为科室的带头人,刘俊峰主任高瞻远瞩,下定决心要将这项新技术引进来。2014年,刘主任经过多方努力前往重庆第四军医大学麻醉科进行深造,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的潜心学习满载而归。学成归来后,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科室配置了床旁彩色超声仪,刘主任满怀激情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这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麻醉行业的一项空白。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先后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腰丛阻滞、骶丛阻滞、外周神经干支阻滞;超声引导下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的多模式镇痛;获得了临床手术科室的一致好评。近期准备开展股神经置管连续阻滞用于膝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技术。以点带面,真心做好传帮带工作,耐心传授经验,带出了好几个技术骨干,更是确立了全员掌握、全员熟练的远大目标。

几年来,开展了近八百例的技术操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主任还一心致力于该项技术在兄弟医院的普及工作,大公无私,多次和麻醉同仁们分享经验,答疑解惑,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麻醉同仁的一致拥护。麻醉精准化的道路永无止境,安全舒适、解除病痛、快速康复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麻醉同仁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为汝州人民的健康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供稿:徐琳琳    庞孝奇

供稿:徐琳琳

编辑:秦俊杰    杨  栋    董仕娟

投稿邮箱:rzsynk@126.com

微信图片_201906120915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