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触的注意事项
1、选好最佳时段、最佳时间
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的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时候。
从5分钟开始,以后逐渐加至15---20分钟
2、做好充足准备
室温保持25度左右,选择比较安静,光线不太刺眼的地方,给宝宝和你选一首柔和的音乐, 提前准备好宝宝的毛巾、尿布、干净的衣物, 做前与宝宝的沟通。
3、力度要根据宝宝的感受随时调整
做完之后如果发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则表示力度正好。如果只做了两三下,皮肤就红了,说明力量太强孩子的皮肤不变颜色,则说明力度不够。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力度也应有一定的增加。
4、记住各部位安全点
头部:双手捧起宝宝头部时,要注意他的脊柱和颈部的安全。另外,千万不要把润肤油滴到宝宝眼睛里。
腹部:抚触的时候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有利于孩子胃肠消化。小宝宝的脐带还未脱落时,抚触一定要小心进行,最好不要碰到它。
关节处:宝宝最容易感到疼的地方,所以要自如地转动宝宝的手腕、肘部和肩部的关节。不要在宝宝关节部位施加压力
5.不必循规蹈矩
不一定非要按照从头到脚、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个动作一一做到。
6、宝宝情绪不好时,抚触STOP
对于抚触来说,唯一的红灯就是宝宝的情绪。宝宝哭了,抚触就要停止。先找找原因,尿布是不是湿了?肚子是不是饿了?还是想睡觉了?或是哪里不舒服了?
如果不是这些客观原因,就是宝宝不喜欢抚触。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同的,当他不愿意接受抚触的时候,最好给他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一段优美的音乐,或是一个轻松的游戏。同样可以达到抚触的效果。
7.操作“婴儿抚触”时的几点注意
A. 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对腹部进行抚触。
B. 抚触者双手要温暖、光滑、指甲要短、无倒刺,不要戴首饰。
C. 抚触时不要强迫宝宝保持固定姿势。
D. 留心宝宝的反应,如果他哭了,先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再继续抚触;如果他哭得厉害就要停止抚触。
手法---头面部
取出适量婴儿油,将手搓热;
(1)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移动(沿眉骨);
(2)用两手拇指从下颌中央向外、向上移动(似微笑状);
(3)两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向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升停止于两耳 乳突(耳垂后处),轻轻按压。 重复6 个节拍,作用:舒缓脸部因吸吮、啼哭及长牙造成的紧绷。
手法---胸部
1. 双手放在两侧肋缘;
2. 右手向上滑向宝宝对侧肩膀;
3. 复原;
4. 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在胸部划成一个大的交叉(似X型)
5. 重复6 个节拍。
6.避开乳头。
作用:顺畅宝宝的呼吸。
手法---腹部
1. 在宝宝腹部以顺时针方向抚触,注意要在宝宝下腹(右下方)结束动作才对;
2. 重复6 个节拍;
3. 用右手在宝宝左腹由上向下画一个英文字母“I”;
4. 由左到右划一个倒的“L”;
5. 由左向右划一个倒写“U”;
6. 可同时用关爱的语调跟宝宝说“ILove U”
作用:加强宝宝排泄功能,有助排气舒解便秘。
手法---手部
(1)挤捏:
A.让宝宝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
B.从上臂到手腕部轻轻挤捏;
C.用手指抚触手腕;
D.用同样的方法抚触另一只手;
手法---手部
(2). 揉搓:
A.双手夹住小手臂;
B.上下搓滚,并轻拈宝宝的手腕和小手;
C.在确保手部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抚触至手指,并捏拉手指各关节。
作用:让宝宝的手臂更加灵活。
手法---手部
(2). 揉搓:
A.双手夹住小手臂;
B.上下搓滚,并轻拈宝宝的手腕和小手;
C.在确保手部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抚触至手指,并捏拉手指各关节。
作用:
让宝宝的手臂更加灵活。
手法---腿部
1. 挤捏:
A.抚触宝宝的大腿、膝部、小腿;
B.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
2. 抚触脚踝及足部。
3. 搓滚:
A. 双手夹住小腿,上下搓滚;
B. 轻拈宝宝的脚踝和脚掌;
C. 用拇指从脚后跟抚触至脚趾。
作用:让宝宝的小腿更强壮。
手法---背部
1. 让宝宝趴下;
2. 双手平放在宝宝背部,以脊柱为中分线,双手与脊椎成直角;
3. 往相反的方向重复移动双手,从颈部向下抚触;
4. 用指尖轻轻抚触脊柱两边的肌肉;
5. 再次从颈部向底部迂回运动。
作用:在抚触中舒缓宝宝一直平躺受力的背部。
汝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祝宝宝茁壮成长!
供稿:杜慧峰 供图:潘小梅 编辑:秦俊杰 王婉璐 投稿邮箱:rzsyn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