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利鹏36岁,副主任医师、消化内分泌病区的主任,中共党员;徐伟伟37岁,主治医师,肿瘤内科区主任,中共党员。两人是原来同学,后来是夫妻、同事,都是医院骨干,优秀党员,疫情保卫战打响后,又成了亲密的战友。
梁利鹏和徐伟伟入职前是河南中医学院的同班同学,老乡,学的都是临床专业,都热爱运动,在老乡联谊会上结缘,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爱好,把这一对老乡同学紧紧的绑在了一起,毕业后结婚至今,两人仍像年轻时一样相处,在同学朋友眼中,他们的爱情是打破了“同学只能恋爱”的魔咒,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现在夫妻两人都是病区主任,生活中相濡以沫,但在工作上因专业不同除非患者会诊,没有太多的的的交际。疫情爆发后,院党委抽调全院的业务骨干、精兵强将投到发热门诊,两人同时主动请缨并有幸一起并肩作战。
在发热门诊值班的医务人员,为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家人,下班后不能跟往常一样回家,需要到医院专门安排的休息区休息。他俩虽同在发热门诊值班,但不在同一个班组,也很长时间不能见面。日常感情要好的他们,在发热门诊交班重逢便成了他们的奢望,有次交班后,两人身着防护服,不便进行更多肢体和语言交流,于是,夫妻俩用笔在对方防护服上写下“老婆加油”和“老公加油”,表达对对方的深爱。
他们家里,梁主任的父亲和两个孩子在一起生活。父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体质不好,无力照顾在家的孙女孙子。他们孩子大的梁宇刚刚10岁,小的梁子娅不到2岁。徐主任为了他们俩能专心投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果断把两个孩子都送到自己的父母身边,托他们照应。
后来院党委考虑到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又安排徐主任回到病区。可在这非常时期,肿瘤病区虽然病人比平时少了点,可门诊和电话看病的增多,来住院的病人病情都很重,徐主任除了正常的治疗,还要做大量的沟通和消毒工作,工作强度比正常的时候还要繁重,吃住几乎就在医院,回家的机会很少,更不要说跟孩子见面了。
小子娅体质较差,刚到父母那里就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父母因怕耽误工作没敢与他们联系,直到连续2天高热,不得已才与徐主任联系,小子娅被送到医院。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徐主任除了照顾生病的小子娅,在保证肿瘤科的正常诊疗、防控工作,还要时不时提醒仍坚守在发热门诊的老公梁主任,他们交流时没有提到梁宇生病的事,只聊他的工作和安全。 “你们值班一定要小心,询问病人要仔细,建议让居家留观的要予以告知,如有不适随时联系,把医院的联系方式给病人,消毒防控一定要到位,保护好自己,安心值班,家里你放心”。 “你下班了把需要换洗的衣服都喷过消毒水打包,放在门口就别管了,得用大于56度的开水烫30分钟再晾干......” 梁主任在给父亲报平安时,从父亲那里得知梁宇生病的事,在接受采访时 这样说“作为孩子的父亲,深感愧疚,但作为战斗在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他只能选择坚守岗位,在这疫情仍在蔓延的紧急关头,只能让父母妻子多受点累,让孩子多受点苦。” 在汝州市人民医院,还有很多对这样的夫妻、双医家庭。正是这样一对对互敬互爱的恩爱夫妻、一个个互帮互助的亲密战友,一个个赤胆忠心的中共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临危不惧,冲锋陷阵,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控堡垒,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奉献了火热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