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建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时光不居,岁月如流。非典早已随马奔去,新冠却又如鼠潜入。
终于,2月17日那天上午护理管理部的一则通知火爆全院,信息中的支援武汉几个字飘扬在医院的各个角落,看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要去报名,但随着信息的扩散,报名人员越来越多......平时从科室到护理管理部需要10几分钟的路程,我愣是5分钟就跑到了,生怕报不上名字,最后经过院领导综合考评终于加入医疗队,现在想起来那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了。因为我知道疫情固然可怕,但是青年之担当,是不惧,是偏向虎山行的逆行。
就这样,安顿好儿女、家人,开始紧张的准备了.....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首”应当其冲。此生不想有一天会以这种形式剪去这一头的秀发,看着一缕缕头发掉在地上,有不舍、有流泪,最后强颜欢笑和同事开着最尴尬的玩笑,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比起经历过“遭遇战”的武汉人民和那些已经在最前线的同仁们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
针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既然要近距离接触,就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传染源。防护措施是我们掌握的重点,无论是参加平顶山的出征培训还是本院的穿脱防护服,我们都一丝不苟,生怕有细节没有注意到,小心翼翼、稳稳当当,我们一遍遍练习、一次次总结、一遍遍过关,不敢有一丝马虎,看着照片里的我们蹲下像一个大白,那不是在休息,而是在验证防护服密闭性。
伴随着防护服演练,医院的各级领导正兵分几路为我们筹备物资,一件件衣物、一包包纸尿裤、一盒盒药品、一件件防护物资正紧密锣鼓的准备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生怕我们到武汉缺这个、少那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终于夜里11点多,领导们看着我们都过关,物资也已经备齐整装后才放心的结束当天的培训。
匆匆忙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次日的黎明我们背上行囊,踏上征途,纵然知道接触的很有可能都是重症患者、武汉的防护物资可能紧缺、纵然有可能在武汉会被感染、纵然孩子才1岁多......那 又怎样?有一种力量,无人能阻挡。因为一直相信有国才有家,愿自己13亿分之一的努力不掉队,听党话、跟党走,有国家在,生死何惧!
2003年我们还都是懵懂少年,如今,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披着白大褂,学着前辈的样子,像前辈们保护我们一样去保护我们的同胞。时间就是生命,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非典我们是被保护者,抗新冠我们冲锋在前,为爱逆行,执甲出征!
青山一道,共担风雨,武汉,我们与你相“豫” ,和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带着汝医人的信念,带着领导和家人的挂念,带着汝州人民的期望,接受者沿途各界人士的欢送我们顺利到达武汉去和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并肩作战。
张文宏教授曾说:”让医护人员全部换上党员时,更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虽条件有限,但阻挡不了我们入党的决心,书写入党申请书、上交申请书、入党宣誓、佩戴党徽、学习党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始终坚信,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当然,责任与担当从来就不是光凭口号就可以,我们到达武汉后接受战时管理,服从命令。回想起在武汉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还记得刚到驻地酒店我们用练过的隔离衣划分区域,在有限的空间分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进医院之前我们一遍遍练习穿脱防护服,口罩怎样固定、护目镜怎样才能不起雾、手套怎样戴、脱防护服手在哪里放、那个地方不能碰等等,出现问题请感控老师指导,拆开的5套防护服被我们练习了不下100次,我们一次次研究、试验、练习,为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没有一个人喊累,知道我们一个个熟练掌握,顺利过关。
终于,我们要进发热病区了,考验也就开始了,穿上防护服,各种不适症状明显,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头痛、头晕、恶心、大量出汗后口渴、皮肤瘙痒等等随之而来。短暂调整之后,我们相互打气后毅然决然的走进病区,还记得接收的第一位患者是位武汉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平时女儿在照顾,这次住院少了女儿的陪伴,看到陌生的我们,情绪一度激动,坐在轮椅上不让人碰,语言不通让我们的沟通异常艰难,为了让老教授配合治疗,我们动用了电话联系家属、纸板,终于老教授答应了我们积极配合治疗,就是这一点点的成就使我们上班的7个人得到了鼓励,瞬间厚重的防护服仿佛没有那么难受了。
我负责的还有一位80多岁的魏奶奶,入院时全身多处压疮、神志不清、烦躁,骂人、吐口水、抓衣服,每次的操作我们都是几个人一起,陪着做检查、静脉穿刺、采集咽拭子、使用心电监护、氧气,我们有医嘱,必执行,虽然有困难,但我们不怕。照顾患者是我们的天职。护理工作不仅仅是用药、治疗,在这里,我们担任的角色还有“女儿”、“姐妹”“朋友”,患者说“我想喝水”“我来倒”,“我想吃鸡蛋”“我来剥”“我袜子脏了”“我来洗”,洗衣、喂饭、更换纸尿裤、处理大小便,患者没有家属,我就是家属,照顾你起居,免你后顾之忧。治疗、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我们不忘初衷,将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展开,发挥所长,一张张温馨提示、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封封鼓励信,一声声祝福,我们一直在努力,将年轻、活力、青春、正能量铺洒在病区的每个角落,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12区病房内充满了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激情与希望。
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必有收获,有一天魏奶奶神志转清了,拉着我的手说“闺女,谢谢你们照顾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娘家是信阳的,我做鱼特别好吃,等回去做给你吃好不好?”老奶奶虽然不能起身,但还是给我竖起了大拇指,隔着护目镜,感动的眼泪在打转,却不能掉下来,怕花了护目镜影响工作。
穿最厚的防护服,做安全护理人,最大程度的防护成为我们每天工作的基础,渴了、饿了我们坚持住,累了我们靠在一起休息,想家了我们就在防护服上写上我们想说的话,脸上再深的勒痕也抵挡不住抗疫人那颗坚定的心。穿上防护服,我们就不是孩子,而是一群能打胜仗的战士,上战场、抗击疫情我们义不容辞!
青年之担当,是责任,是发光的萤火,是护花的春泥,是燃烧的野草,一袭白衣,承载着多少患者的希望,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充分发挥我们护理人员的职业特长,在抗议道路上团结奋战,我们能做的,比想象的更多,让最美的青春在抗疫一线绽放。
终于,一个个患者痊愈出院,一天天确诊病例减少、一家家方舱医院闭仓,我们在武汉这片土地上胜利了,2020年03月24日是我们从武汉撤离的日子,各个医疗队成了生死战友,我们收获了特殊的感情,再见面,我们抱拳道别:“各位战友,江湖再见!”一句珍重,道不尽别离伤感,一声祝福,诉不完对武汉的殷殷期盼。
回乡途中,早已鲜花烂漫,风景如画,街道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但你我皆知,这一切来之不易。通过此次战役,我们收获一项项荣誉,也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敬佑生命,为爱逆行,我们一切值得!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诠释了担当与责任,承载了祖国的重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直在努力!
编辑:秦俊杰 焦若莹
投稿邮箱:rzsynk@126.com